close

跟一位保養品工廠 & 品牌的業界先進聊天有感。

身兼配方師、以及品牌經營者,他說: 「消費者需要被教育。」為何消費者需要被教育? 台灣的保養品工廠、保養品品牌多如牛毛,為了爭市場、搶佔消費者心智,廣告中充滿天花亂墜的行銷話術讓「懂的人」看不下去。化妝品行銷充斥太多違反自然、違反事實的誇張形容詞,以及配方專業角度來看根本無意義的使用方法。

他提了一個抗痘產品濕敷的例子,據這位業界先進所言,「痘痘的發炎反應很多都是從真皮層開始,而水相的保養品雖然號稱抗菌消炎,但作用根本無法到達到真皮層,怎麼會有人相信濕敷可以抗痘呢? 」

做化妝品這些年,不敢說我是懂的人,但相關專業知識還是有涉獵一些的,不然怎麼騙客戶呢 但我很有感的是「消費者需要被教育」的這句話。以這些年客服被客戶打槍、與反過來打槍客戶的經驗、可以直接幫消費者回一句話帶結論: 「你想教育我? 老娘才不想聽咧! (掛電話) 」

是的,就這麼粗暴,就這麼直覺。

「消費者需要被教育」背後沒說出來的其實是: 「我產品成分這麼好棒棒,結果你都看不懂,還要去相信那些神仙水肌因露逆轉DNA的,這一點都不科學阿!」

沒錯,化妝品是科學無誤,但並不只是科學。面對一般民眾,用一般人能理解的方式說明產品的好壞,當然是講一般民眾聽得懂的話。理科高等知識分子有個毛病,喜歡講專業名詞。在行銷的世界,專業名詞是可以講的,讓自己的產品看起來好棒棒,適時烙一兩句專業術語,像是「經皮吸收」「玻爾效應」之類的,用得好可以起到嚇唬的效果;但如果通篇都是專業名詞,對一般人就只有『逼退』的效果了。全世界的東西,一張桌子一張椅子都有科學的解釋存在,難道IKEA賣椅子給消費者的時候會宣稱「我們用了幾吋幾分的雷射切割螺絲釘科技,確保對脊椎的支撐」來凸顯他做工好棒棒? 

更何況材料(成分)好棒棒又如何,消費者無法判斷材料或公序的優劣,也無法與自己的利益做結合。「精選樹齡10年以上檜木,堅固耐用」消費者心理只會想: 椅子當然要耐用,不然咧? 你豪洨嗎。如果寫成「傳家檜木椅,讓您從30歲坐到100歲」是不是不把堅固耐用這四個字講出來,也給人比「堅固耐用」更加強的印象了呢? 

好的行銷文案,要把材料的耐用、或材料的高級、又或是材料的難得性,轉化成「消費者利益」。若不能對消費者產生幫助,只是名詞與作用的堆砌,強行灌輸讓消費者無法理解的資訊,只會讓消費者心生排斥、拉遠與消費者的距離。

也許這些為了讓一般消費者理解而寫出的文字,被所謂「專業人士」認為「很不專業」,您以為的不專業,恰巧就是行銷「專業」的地方囉。分析客群,分析消費者,以正確的專業知識為前提,說消費者想聽、並且聽得懂的話,才能讓這麼辛苦做出來的產品被理解,被喜愛,產生正向的影響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nabi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