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去年一整年,大台灣地區的保養品廣告,幾乎每個品牌都推出了保養油。
號稱從歐洲燒過來的美容趨勢,廣告是席捲台灣的美妝市場,但實際上呢?
以下隨便列出幾個、廣告詞有打動我,讓我升起2%購物衝動的保養油: 
Kiehl's早安煥采能量精露 : 有了早安精露,肌膚從此不賴床

DDAD8M-A9006O706000_565680bc37491.jpg
(圖片來源:  http://goo.gl/pH4258) 
懶人的世界,賴床是每天會遇到的事情,平日賴10分鐘半小時,假日賴床都一小時起跳!
光看文案會覺得,這罐擦起來必須要有refresh的味道,
像是檸檬草、馬鞭草或是葡萄柚、雪松等等香味,讓人一聞從副交感神經立刻切換到交感神經,才有那種不賴床的感覺啊! 

YSL聖羅蘭逆齡肌密抗痕修護精華油:輕如水、潤如油,全面喚醒肌膚水潤年輕光采
擦保養油真的最怕皮膚悶住不吸收的感覺。「輕如水、潤如油」聽起來是否很好吸收?

1.jpg(圖片來源: YSL官網)


DR. WU角鯊潤澤修復精華:潤澤細緻 高效修復 創造逆齡奇肌
喜歡「逆齡奇肌」的講法,然後瓶身豪多英文看起來就是先加300印象分數。
picture_291.jpg
這股保養油風潮從2014開始燒,2016年的時候最氾濫,
SK2也出了、植村秀也出了、大大小小的品牌,一定都會推一隻保養油。

保養油在專櫃的設定是如同精華液一樣的定價,使用方式也是像精華液一般,用在乳液前化妝水後,或是乳液後。
至於開架品牌,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周董的董娘昆凌小姐代言的DR. WU的角鯊潤澤修復精華。價格很不開架,35ml要2000,但應該是最廣為人知的開架保養油。

聳動的標題有沒有用? 看看身邊的大家,依然一聽到保養油就露出嫌棄的表情,
就知道文案寫得再厲害,消費者印象卻是糟糕的,還停留在「用油會長痘痘」
「不需要用精華油吧,我有這麼老嗎?」的程度。所以廣告費燒完了產品也就結束了。

所以今天很想聊一聊,保養油憑甚麼? 為何?? 好在哪裡?
為何每個品牌都迫不及待地出保養油? 大品牌出保養油的原因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回答,
當然是因為好用啊!不然咧? 品牌又不是傻子為何會推出不好用的東西,
然後就可以進入我們今天的正題了,
「這麼好用的保養油,為何台灣消費者,一聽到保養油就撇嘴/翻白眼/各種疑惑? 」

說到保養油的好處大家不一定知道,但說到保養油的壞處,我想大家都有一肚子怨氣。
「我以前用卸妝油,結果卸不乾淨又狂長痘痘」
「雜誌上說用嬰兒油保養身體肌膚,但是一點都不吸收,全身油油的很不舒服」
因為接觸油類保養品的第一個體驗,就遇到成分是礦物油的卸妝油、嬰兒油。
講到成分,可能有很多人又要暈了,別慌,這是個健康知性的部落格,一定會用最簡單最輕鬆的方式讓大家理解的。

「礦物油」也就是凡士林,這個成分的主要作用是「潤滑」「阻隔皮膚的水分蒸發」用在卸妝品是可以的,因為卸妝油本來就不會在臉上停留太久。或是拿它來擦角質厚的地方,擦手擦腳擦嘴唇,對抗寒風乾燥給予滋潤的效果很好,但是如果想要讓皮膚變好?抱歉,礦物油一點營養都沒有,礦物油是石油提煉的,跟礦物油談吸收?不如跟岩鹽談基改吧。
而且蠻多人對礦物油過敏、阻塞毛孔還會致痘。所以鄉親啊,不是油類保養品不好,是礦物油不好,大家冤有頭債有主,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油啊。

要擦在臉上的護膚油,請選擇親膚性高的純天然植物油,或是不那麼天然,但與皮膚油脂接近的角鯊烷、三酸甘油酯。在這麼重視使用者意見的現在,市面上所有號稱臉部保養油的,應該沒有人傻傻地還在用100%礦物油。保養品開發人員是很聰明的,配方中考慮到使用感或是持久度,可能會加入礦物油,可能,但是比例會調得剛剛好,在使用感、使用效果、商品成本間取的一個平衡,讓使用者覺得用了皮膚變好,保濕夠,吸收快又不塞毛孔的程度。「為肌膚提供營養、改善膚況」這一part一定會交給成本很貴的植物油。

我個人比較喜歡調好比例的護膚精華油,而非100%植物油。這是來自個人的使用經驗,想當年(遠目)買了一瓶芳療品牌100%玫瑰果油,自以為純天然好棒棒,結果擦起來質地太厚重很難推開;使用到一半就開始發出氧化的油臭味,用的很火大於是就直接丟掉了。想要香香的、好推開、好吸收的保養油,就相信專業吧!專櫃、開架、網路通路都有很厲害的油保養產品,不要傻傻地還以為品牌賺很多、都在騙你錢了,他每個月要養多少研發人員啊不貴行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nabira 的頭像
    hanabira

    實話沒有安慰效果但有用 BY花瓣 X は・な・び・らX Hanabira

    hanabi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